List Center
Poems of 李廌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为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復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 其七 李廌

霜风陨高木,零落临艾萧。
幽芳枝孤秀,华心慰无聊。
堂中老元亮,日赋归去谣。
杖屦乐三径,为尔甘折腰。


题孔氏东园三首 其一 李廌

何处移来薝卜花,琢成玉叶静无瑕。
天香不合人间有,只是祇园居士家。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復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 其八 李廌

风骚本无作,强为忧患出。
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
吾观思王诗,復若清庙瑟。
斯文幸未坠,且进杯中物。


题孔氏东园三首 其二 李廌

桐已参天栢已苍,昔年曾见似人长。
树犹如此人休怪,宾主相逢鬓各霜。


神松岭即岳神为珪禅师一夕自北岭移者 李廌

初闻百梁村,拔自天池井。
今知万松冈,一夕趋北岭。
顾兹挟山威,何心罔知警。


题孔氏东园三首 其三 李廌

浓绿阴中黄栗留,醉乡迟日厌鸣鸠。
青春去后百花歇,頼有枝头安石榴。


二士避雨岩 李廌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
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
阴崖避飞雨,羣龙方怒吟。
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题唐洲东寺访友人不值诗 其一 李廌

三年漂泊老荆州,重过淮安旧驿楼。
地上谪仙天上去,故来萧寺想风流。


送元圣庾县丞之官泉南 李廌

漫郎老猗玗,紫芝于蒍于。
二元皆国器,位卑德有余。
嗟公有祖德,官况復不如。
平生志引大,英爽凌太虚。
胸中有武库,罗列千卷书。
攘臂班马间,岂但突黄初。
谓宜在妙龄,持橐承明庐。
何为沉下僚,蹭蹬青云途。
三调南曹选,雪霜稍侵鬚。
又佩墨绶去,不得黄纸除。
怜公批敕手,乃判税与租。
阅世悟休戚,胜负如枭卢。
达人自通脱,于何较锱铢。
平治不平气,俛仰自走趋。
刚忍素所遇,时乃烈丈夫。
南安极南粤,控带荆与吴。
南涯即沧海,北渡竟重湖。
回首望嵩颍,邈焉天一隅。
南州例卑湿,海错富虫鱼。
作客万里外,善保千金躯。
加餐慎兴寝,三年赋归欤。
故园有老伴,林下要为娱。


题唐洲东寺访友人不值诗 其二 李廌

眼前风景似襄阳,松柏参天竹满岗。
鶗鴂一声春欲去,雨催新杏渐娇黄。


德麟约游西山某自酇来会行李阻修成此诗 李廌

初无声利想,独有山水癖。
慨然岁月逝,名山喜投迹。
书来拜嘉招,吹火自蜡屐。
戒期西山邑,奔命通书尺。
君诗如齐楚,凛凛两大国。
吾诗比邾滕,惴惴甘服役。
千里奉诗盟,敢爱股肱力。
方舟绝清汉,舍棹上层壁。
梅垭排青云,四览众山脊。
僮肩困负笈,马喙不停息。
趼足上崔嵬,欲进辙已植。
喘喉如鼓橐,开阖振胸臆。
仰愧升木猱,俯羡归飞翼。
天曛未敢止,行行望仙舄。


渼陂 李廌

晴山如黛水如蓝,波浄天澄翠满潭。
身在玉壶图画裏,心随飞鸟过终南。


见山冈诗 李廌

高冈胜虚阁,晚景澄寥廓。
遥潢浸广野,危峰柱碧落。
云过半山阴,蝉声夕阳薄。
勤勤学飞仙,海上寻黄鹤。


失题 其一 李廌

羡君走马踏千山,却笑吟诗不肯閒。
写得清风入嘉句,尽携爽气出云间。


三醉石诗 李廌

伊昔三逸人,醉卧扪白云。
其间欧醉翁,翊戴建殊勋。
山灵岂羡尔,应復勒移文。


失题 其二 李廌

吟袖衡云满笔端,马蹄霜迹破朝寒。
据鞍何必须横槊,自有新诗似建安。


中隠庵和赵孺韵 李廌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復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观音亭 李廌

钱唐西湖三百寺,芳草画桥烟霭中。
宝陀大士本无相,一亭聊慰伏蛇功。


答周行己相赠行己端慎太学诸生忌之 李廌

佳人寓云端,饵霞服灵烟。
举手谢时人,信尔非我缘。
谁令山中瓢,酌此阛阓泉。
舍尔芝兰芗,一染渐余羶。
铅黄强为容,孰竟谓子妍。
眷焉反初素,此道自古然。


绿鸭亭 李廌

澄波奫沦鸭头绿,秋水清于春水明。
芰裳已逐秋光尽,藻带暗藏春意生。


习家池诗 李廌

言登岘椒亭,南望高阳池。
习君汉彻侯,种鱼千石陂。
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
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
子孙安在哉,独乐宁可期。
萧萧宰上木,长风荡余悲。


竹亭诗 李廌

绕冈修竹小亭深,风榦云梢照碧浔。
安得茂林带左右,祇应萧爽似山阴。


习凿齿宅 李廌

习侯有世德,冠冕袭鵔鸃。
裔孙富六艺,凿齿四海知。
苏岭陟家山,高阳浮故池。
着书山水间,秀发胸中奇。
间从弥天释,善戏间廋辞。
尚友虽异代,斯人可夙期。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一 李廌

卷中识尽古来人,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要令南国见麒麟。


庞德公宅诗 李廌

荆山云苍苍,汉水波瀰瀰。
山川意高澹,宜有隠君子。
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
洁身远忧患,岂復存愠喜。
藐然姑射人,胡为市门倚。
诸郎有凤雏,辄与卧龙起。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二 李廌

君房言语妙知名,元凯春秋癖已成。
作者风流公莫让,要令江海听文鸣。


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 李廌

初踰千峰时,千峰各呈秀。
抵兹嵩高前,始觉众山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四维既张弛,穹壤託高厚。
卿云羃上国,秀色连楚薮。
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
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出类復何言,聊贻涧滨叟。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三 李廌

看罢吴山看越山,一帆千里玩风澜。
令人颇忆羊裘老,为钓桐庐七里滩。


登嵩顶 李廌

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鬰鬰。
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
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
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
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
放怀宇宙间,想见天地闢。
下观云雷变,愍尔龙鬼役。
下方万仞底,草树霭蒙密。
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
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
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
诬辞与惭德,可笑乎四峄。
庙社尚不阅,财用遑肯恤。
万兵树丰碑,数丈压崷崒。
岂知市朝变,辇路蔽荆棘。
同登八仙坛,再题三醉石。
君无笑余怯,登临常股栗。
为宝千金躯,夷路犹恐失。
存我厚苍生,岂效伯昏逸。
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四 李廌

解知身世两鸿毛,肯羡一鈎连六鰲。
有口惟宜醉醇酒,时时痛饮读离骚。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其一 李廌

癯槁岩下士,蹟隠心捷径。
汗颜尘中夫,谄笑幸游骋。
贤哉陈夫子,两不伤厥性。
洁身风波涂,独若万钧锭。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五 李廌

梅雨晴时荔子丹,绛囊青幄共檀栾。
按图读谱尝珍品,大胜关西苜蓿盘。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其二 李廌

辰极不改北,沧溟日输东。
圣道亦如是,昧者自异同。
哇郑迷世习,舍鱼当取熊。
蓍龟期吾子,此语闻先翁。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六 李廌

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其三 李廌

君气久已浩,君志復何求。
同声久绝和,一见忘百忧。
藜藿鄙膏粱,絺绤傲狐裘。
德辉下可览,安用翔九州。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七 李廌

瓯闽接壤气多同,只恐泉南有飓风。
撅虹见时定翻海,御寒裘褐要重重。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其四 李廌

漆开辞未信,颜回恃有田。
为贫仕何媿,得已非自贤。
破褐坐穷阎,声华飞日边。
苦节勿匏瓜,仲尼任苍天。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八 李廌

粤藤玉板泽于脂,歙婺隃糜理胜犀。
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静斋诗题盛君明之室也 李廌

人生乃动物,万事皆动端。
阴阳造化汝,赋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职,愈治当愈残。
非苦动所扰,乌知静为安。
非恶动所戕,未贵静为完。
百年夜分半,梦想仍妄瞒。
动多静常少,竟为动所干。
回光一自照,万事无悲欢。
居士何早达,动境能反观。
宁为玉在璞,不为珠在槃。
虚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
聊持动时想,摄入静中看。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其一 李廌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
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宝干山茶 李廌

山茶乃凡木,宝干始为奇。
婉雅瑞荷花,扶疏连理枝。
倾心相尔汝,和气生怡怡。
清阴亦可爱,恶木正离披。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其二 李廌

湖山主人玉堂客,尔来华髮故应多。
安石虽云江海士,元元苍生将奈何。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繫平倾。
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
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
方今太平君,戒欹如持盈。
乞言用龟鑑,履德均权衡。
庶民虽惷愚,一或非所营。
视之如己内,涂污千仞坑。
是用选贤德,告戒敷至诚。
曰虽一人良,万邦咸以贞。
尚頼尔庶牧,裨朕来聪明。
分符授虎节,专政千里城。
朱车轮两轓,画戟门十旌。
礼文既光华,远煜如杕英。
良图沃朕心,蠲瘼求民情。
如意运手足,乃与朕力并。
朕所戒假乐,难慎惟守成。
愿昭先人功,奠枕临周京。
羣方政咸乂,惟海隅苍生。
鱼盐机巧利,凉德多矜争。
版图庶彙征,雉垒侵荒荆。
矧乘荐饥后,鲂鲿尾多頳。
古既无罪岁,此独何所令。
明明普天下,孰非圣人氓。
当求善仁政,如解中山酲。
时公罢仙班,入觐中天闳。
帝优老成人,锡祉昇名卿。
吏能素严翼,公望方峥嵘。
物頼山愈静,川纳海益竑。
齐安汉中治,政迹如韶茎。
刚明济清浄,锦组辉琼莹。
果毅将慎智,佩玦锵璁珩。
英英众人师,落落天地晶。
是用简上心,佥议如预盟。
公辞臣老矣,已与世累轻。
东吴富山水,烟霞氛紫清。
乐郊适所愿,逍遥挂尘缨。
赏延及孙子,荣庆并弟兄。
智恬欲相养,为寿期老彭。
帝云东州民,思济求令名。
窒如相忘鱼,喣沫涔辙泓。
瘁如旱麓木,枯槁需春萌。
朕意慎许可,当頼王国祯。
如翩皆飞鸟,遴集惟鹪鹏。
无辞逆朕意,钦哉卿惟行。
公承帝眷异,竭节期有亨。
郡民幸其来,争以先见荣。
实篚携浆壶,马首拜且迎。
谓言前掾曹,执礼无私评。
远兹三纪历,位重德愈宏。
下车始授政,季秋末徂正。
囹圄屡空虚,盗止无黥刑。
康庄夜达旦,户敞民不惊。
柔远戒慢令,荒政先缓征。
榛楛已济济,莪蔚将菁菁。
熙熙春臺乐,苾苾太室牲。
尝闻至仁化,政立可去兵。
又闻公明心,罚罪能驱鲸。
古云州县劳,此语非准程。
韩侯功固高,羞比于绛婴。
光初必凶终,进锐多反瞠。
如彻礼饮酌,彊酒奠兕觥。
虽云快壮心,泰至多酗醟。
孰知安行健,履坦非掀横。
圭璋贱珉玼,山川贵刚骍。
良弓岂苟饰,利用关以弸。
斯为古循吏,业广惟励精。
孤生何所罹,自幼忧患萦。
遭家屡不造,省始离呱喤。
迩復远所恃,羁迹如漂萍。
操心但书危,固户頼巧甍。
曲蒙惠私重,哀愚斯独惸。
字抚得不违,俾就三龙黉。
曰余欲玉汝,谁何吝金籯。
愚非苟恩者,锐志思迅铿。
为修不敢殆,希彼农夫耕。
懃懃虑寇至,豫蓄终岁盛。
战战与心竞,中林亦丁丁。
渊崖视鸟道,履冰越深瀛。
刚克素自许,窃亦轻申枨。
永言念眷懃,愿以坚白鸣。
作诗谓云何,姑以纪颂声。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其三 李廌

苦忆君家两惠连,楼居应作水中仙。
静看河畔青青草,应有池塘春梦篇。


晓发邓城和德麟韵 李廌

遥岑掣残电,炫转云筛碎。
长庚送晓色,澒洞初见地。
饥马恋枥鸣,呞牛繫林睡。
横塘寸鱼跳,鱼跳石双翠。
敢嗟衣化尘,且喜风泛袂。
蚤怀功名心,经济岂无意。
老躯既骯脏,柔态渐斌媚。
棹舟江南去,白酒谋日醉。
丝莼芼雪鲈,欲饱三尺喙。
半生客荆州,两渡北津水。
尚友有若人,获我心所契。
行李念淹留,感此秋蝉嘒。
扫除向来想,渔钓真得计。
塞翁已无心,得失无欣喟。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其四 李廌

问讯东海秦钓客,尔来闻已霸风骚。
缗明饵香我知愧,愧尔一鈎连六鰲。


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李廌

昔从郡丞游,余寒春未迴。
玄云蔽冷日,朔风捲黄霾。
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
季夏方溽暑,后乘復与偕。
青秧舞白水,赤日飞红埃。
牛马暍俱喘,蜩螗嘒相哀。
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
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
老妇脍鲂鲤,丁男涤尊罍。
霜橙荐紫蟹,水藕浮琼醅。
念公復行县,秋光当独来。
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臺。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其五 李廌

寄语松陵与太湖,烟波风月尔何如。
故时景物应如昔,復有当年张翰无。


石经殿 李廌

漆书寘兰臺,笔削犹敢擅。
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
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其六 李廌

横江一苇听潮来,江月飞霜落酒杯。
寄语钱唐江上月,可怜寂寞照潮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