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Center
Poetry of Song Dynasty

令弟坚官满归京偶成四十言代书寄判武学顾学士略资一噱 文彦博

多年判武学,未改旧官衔。
有意将投阁,无人为解骖。
师资尽韬略,况味极齑盐。
闻说鲈鱼好,归心风满帆。


蒙惠咸阳水梨极佳快陶隐居谓梨为快果太原凤栖梨少许纳上非报也欲校其味耳吕大忠运使惠 文彦博

凤栖佳果玉浆寒,马乳龙鬚味一般。
未敢便教充钉坐,更将冰蜜校量看。


承答诗披览叹服无已今復和呈资一噱而已 文彦博

药录虽称性味寒,涤烦功效有多般。
从来御宿嘉名着,岂与西沙一例看。


承惠梨栗前诗止及梨今并及之荒词喧黯又增战栗 文彦博

盈襜始自终南采,兼量初从御宿般。
寄到邺城人未识,阿通欣跃已先看。


承惠鳜白鱼蛤蜊仍以佳章见示併深珍感辄依来韵奉和且申致谢之意 其一 文彦博

多鱼见馈逾双鲤,异味兼常过八珍。
更使伊宾垂钓手,转思东上鲙鲈人。


承惠鳜白鱼蛤蜊仍以佳章见示併深珍感辄依来韵奉和且申致谢之意 其二 文彦博

望月怀珠重紫唇,隔墙闻卖已称珍。
奁收箧贮承佳惠,深济颓山病酒人。


偶书答岐守吴卿 文彦博

君说归期未有期,西风又是鲙鲈时。
何当会集香山伴,同赴松窗烛下棋。


东溪奉送景仁内翰归东都 其一 文彦博

君自东都至西洛,风光相赏不相违。
瑞雪承露从头看,看到姚黄兴尽归。


东溪奉送景仁内翰归东都 其二 文彦博

暮春修禊洛川游,丝管随登李郭舟。
仲损昌言俱未至,凝眸东望不回头。


东溪奉送景仁内翰归东都 其三 文彦博

送君东至伊东坞,东望青嵩与白云。
又向嵩云更东去,花前把酒惜离羣。


颂送天钵长老 文彦博

江无行化久,法眼众推尊。
不惮南来远,缘从北请频。
潮音振祖道,朔土闢宗门。
有授传高弟,无遮接下根。
慈航拯羣溺,慧日破重昏。
老守心迷钝,求师求一言。


五老会诗 文彦博

四个老儿三百岁,当时此会已难伦。
如今白髮游河叟,半是清朝解绶人。
喜向园林同燕集,更缘樽酒长精神。
欢言预有伊川约,好作元丰第四春。


耆老会诗 文彦博

九老唐贤形绘事,元丰今胜会昌春。
垂肩素髮皆时彦,挥麈清谈尽席珍。
染翰不停诗思健,飞觞无算酒行频。
兰亭雅集夸修禊,洛社英游贵序宾。
自愧空疎陪几杖,更容款密奉簪绅。
当筵尚齿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


再酬富公一绝 文彦博

洛下衣冠今最盛,当年尚齿礼容优。
惟公福寿并勋德,合是人间第一流。


次韵秦帅经略吕通议过洛少留 文彦博

喜过西都暂解鞍,樽前不惜醉酡颜。
推襟道旧从容久,落笔成诗顷刻间。
塞外定知威令肃,幙中常得雅歌闲。
相门出相归人望,琐闼难淹侍从班。


家园花开与陈大师饮茶同赏呈伯寿正叔昌言 文彦博

今朝自赏家园花,浓艷繁英粗可夸。
外监上坡俱不至,紫园仙客共烹茶。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端明 其一 文彦博

左魏牛黄数十枝,洗粧添色又新奇。
金刀剪送三城去,聊助山翁宴习池。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端明 其二 文彦博

山翁为赏洛花奇,采笔连挥五绝诗。
口沫手胝频捧读,兰亭醉墨尚淋漓。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端明 其三 文彦博

旧说河阳满县花,安仁当日颇矜夸。
洛城花品虽奇绝,多出寻常百姓家。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端明 其四 文彦博

朱轮大旆行春乐,济上山阳景物佳。
莫羡洛城花品好,三城本自有朱砂。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端明 其五 文彦博

后园不见栽桃李,旧尹无能可自知。
从使当时曾手植,经今十载亦凋衰。


近闻有真率会呈提举端明 文彦博

近知雅会名真率,率意从心各任真。
颜子箪瓢犹自乐,庾郎鲑韮不为贫。
加笾只恐劳烦主,缉御徒能困倦宾。
务简去华方尽适,古来彭泽是其人。


提举端明宠示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包含广博义味精深词高韵险宜其寡和辄次元韵 文彦博

春光垂欲尽,夏景渐增添。
鬰鬰松篁茂,萧萧风雨兼。
花心随絮落,屐齿被苔粘。
巧啭莺迁木,惊飞燕入帘。
虾鬚穿曲沼,虎爪度前檐。
坐久香销炷,吟多笔费尖。
云容方霭霭,日色未炎炎。
舞鹤倾丹顶,游龟散绿髯。
命宾常务率,出令更须严。
诗咏当阶药,书寻傍架籤。
兰芬衣可袭,露润草俱沾。
贵近辞金马,编修赐玉蟾。
高懽惟自适,独乐未尝厌。
赤白曾咨丙,丹青每诮阎。
冲和缘养浩,寂寞为安恬。
身处贫无愧,心贪道不廉。
成文推大手,济用鄙轻缣。
视履循清节,祈恩陋杂占。
闻韶欣凤舞,在藻爱鱼潜。
鲈鲙思鱼艇,貂冠望酒帘。
圣时非吏隐,贤业繫民瞻。
抚事惟公论,摛辞乃自谦。
保躬诚易退,康世义难淹。
颣句惭无取,酬言幸不嫌。


奉陪伯温中散程伯康朝议司马君从大夫席于所居小园作同甲会 文彦博

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
招得梁园同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
清谈亹亹风盈席,素髮飘飘雪满肩。
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子山朝奉倅汝阴过洛访别求诗 文彦博

邺下才名同七子,六年开幕得嘉宾。
屈从颍水投余刃,合去甘泉作从臣。
素以潘阳敦信睦,仍于洛孟卜仁邻。
士元骥足难羁绊,即见康衢势绝尘。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纪留守相公 文彦博

三川开盛府,万钥主离宫。
雪苑延梅叟,湖园奉晋公。
因依念有素,出处幸多同。
雅会欢言意,今推前辈风。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自述并谢留守相公 文彦博

千载亲逢圣,三槐位忝公。
周行簉鹓鹭,渭水愧罴熊。
致主曾无术,康时岂有功。
台文形雅咏,褒假过优隆。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景仁内翰 文彦博

春色满伊嵩,春花拆万红。
欣逢翰林主,还访玉壶公。
听赏吹箫凤,陪随飞盖鸿。
罇前忍轻别,乐事转头空。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君实端明 文彦博

水轩淙夜响,花寨烨春红。
中有羣书府,恬然独乐公。
清吟如唳鹤,高翥若冥鸿。
汗简犹多费,时闻橐屡空。


承伯寿大蓬惠书寄大小钵囊花并语及敝居松下石上之饮因成二小诗 其一 文彦博

片石长松时下有,青山绿水觉来无。
姚黄赏尽东归去,六六峯前会酒徒。


承伯寿大蓬惠书寄大小钵囊花并语及敝居松下石上之饮因成二小诗 其二 文彦博

大小钵囊花色好,不知得似此间无。
玉华峯下应频赏,绮里园中是饮徒。


次韵留守相公洛中金橘 文彦博

嘉实本从南地产,移栽洛土结成时。
踰淮未必全为枳,方信中邦物物宜。


北都留守相公韩以某顷守魏都粗修斋舍特加标牓仍示雅章谨依高韵 文彦博

载守铜壶踰八岁,渐营凉室与温房。
踈帘夏捲清风阁,密幄冬褰爱日堂。
窗静坐闻松竹韵,径深行袭蕙兰香。
已惭必葺非宏丽,更愧佳章比召棠。


赠国信毕少卿北京作 文彦博

邺下常推七子才,兔园宾客重邹杖。
三千里外出疆去,四五年前点顿来。
将幙未归惭老大,使旃重到喜追徘。
朔风不度龙沙远,只向云中讲信回。


答庞相家园虽陋春物向荣日冀相车时枉游览未蒙宠降承贶佳章谨次严韵 文彦博

一廛幽趣斗城西,竹映轩窗柳拂堤。
园吏每夸风物美,主人常叹簿书迷。
碧池荷动观鱼戏,朱槛梧倾待凤栖。
惟愿毗耶长者至,莫忧花裏有莺啼。


题龙门奉先寺兴禅师房 文彦博

伊叟已先至,兴公犹未归。
凭高东北望,一片白云飞。


偶书扇面 文彦博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境来侵老病随。
自算愚年垂九十,也须惭愧耳聋迟。


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一 文彦博

仁皇当宁久,圣后配天崇。
厚德符坤象,先朝定震宫。
尊荣三代礼,拥佑两朝功。
徽范并慈训,皆留信史中。


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二 文彦博

圣孝攀慈范,神游冀少留。
重明缘积庆,阴德在贻谋。
制服从恩重,因山变礼优。
白云何处去,雪涕望嵩丘。


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三 文彦博

榆輴渐出金门远,兰膳深悲玉座空。
奕叶舜华推至孝,前朝文母继清风。
栢城鬰鬰依嵩北,石阙隆隆镇洛东。
白髮老臣何以报,日期西去扫山宫。


英宗皇帝挽词 其一 文彦博

干德符亨会,天飞出庆宁。
继明光五叶,启圣协千龄。
方保瑶图永,俄悲玉殿青。
定知迁宝座,还集太微庭。


英宗皇帝挽词 其二 文彦博

厥初丕命集,咸庆长君贤。
恭俭敦尧德,忧勤损舜年。
象耕苍野地,龙御鼎湖天。
帝锡宣英号,鸿休耀信编。


英宗皇帝挽词 其三 文彦博

在隐推龙德,重明协帝华。
蓼萧均泽及,四海詟威加。
就日心方切,腾天驭已赊。
攀髯不可跂,泪目送云霞。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一 文彦博

令淑王藩表,恩荣代邸尊。
笃生为圣嗣,善述在神孙。
吉兆凭崧麓,真归傃濮园。
宾天虽日远,国本自灵源。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二 文彦博

昔重间平乐,中推辅佐功。
德容咸有裕,善庆果无穷。
以义情虽夺,于亲礼更崇。
洛郊春向晚,薤挽变凄风。


神宗皇帝挽词 其一 文彦博

千龄逢圣旦,六叶嗣昌辰。
睿智天攸纵,章程日又新。
车书通绝域,雨露洽殊邻。
民罄华封祝,帝思苍野巡。


神宗皇帝挽词 其二 文彦博

龙髯攀不及,凤翼附无因。
望断乔山路,忧深杞国人。
含生蒙舜德,率土被尧仁。
罔极何由报,徒能损百身。


神宗皇帝挽词 其三 文彦博

元丰圣政洽隆平,溢牍联篇载颂声。
皇武惟扬昭七德,帝华克协丽重明。
乔山去日乘龙驭,苍野巡时见象耕。
忆兆臣民蒙泽久,陨身思报一毫轻。


神宗皇帝挽词 其四 文彦博

老臣逢圣运,受眷特优隆。
觐礼超羣后,官仪极上公。
皇慈矜旧物,帝念录微功。
一酌尧罇异,三篇说命同。
斯心期检玉,不意遂遗弓。
声暨要荒外,哀缠普率中。
凄凉石门路,惨淡栢城风。
血泪盈襟陨,何由报昊穹。


宣仁圣烈皇太后挽词 其一 文彦博

九年四海被清晖,瑞彩重轮照殿帏。
间日视朝觐旰食,未明思政事宵衣。
存心庶务劳千虑,决意真游厌万机。
下土颙颙望霄汉,仙舆直指厚陵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