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s of Five Dynasties Dynasty

黄炎

黄炎(一○四四~?),字晦之,雩都(今江西于都)人。弱冠举仁宗嘉佑八年(一○六三)进士(清雍正《江西


李谕

李谕,字义翁,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进士。官终朝奉大夫。事见宋《淳熙三山志


韩缴如

韩缴如,徽宗大观时高丽副使。事见《石林诗话》卷中。


学庵道人

觉庵道人,建宁游察院侄女。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李贯

李贯,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事见清干隆《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黄某

黄某,名不详,昭武(今福建邵武)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游乌石山,有题诗(《八琼室金石补正》


刘承弼

刘承弼,字彦纯,号西溪先生,安福(今属江西)人。曾于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孝宗干道四年(一一


戴雨耕

戴雨耕,黄岩(今属浙江)人。事见《石屏诗集》附录。


秦噩

秦噩,字公肃(《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三),学者称南涧先生,安仁(今属湖南)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


壑大

壑大,姓氏未详,吴松(今上海宝山)人。陈郁(世崇父)友。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寓临安。事见《随隠漫


洪德章

洪德章(一二三九~一三○六),名岩虎,以字行,自号五圃里人,莆田(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


王恽

王恽,汴梁(今河南开封)人(《诗家鼎脔》卷上)。


伍余干

无传。


吴默斋

无传。


道谏

无传。


周容

--


侯遗

侯遗,字仲遗(《金陵诗征》卷五。《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作仲逸),句容(今属江苏)人。隐居茅山,创书院,


郎淑

郎淑,安吉(今属浙江)人。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官吉州司理参军(清同治《安吉县志》卷一○)。


崔闲

崔闲,字诚老,自号无着道人,星子(今属江西)人。尝游京师,后结庐于玉涧,号睡足庵。苏轼谓之玉涧山人。


梁彦深

梁彦深(一○四四~一一一六),字纯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以荫补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通判青州


袁灼

袁灼,字子烈,明州鄞县(今属浙江)人。毂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进士(《宝庆四明志》卷一○)。为


信阳道人

信阳道人,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曾题诗信阳司天桥。


释善直

释善直,号一庵,德安云梦(今属湖北)人。初参宗杲于回雁峰下。住白兆、保宁,迁建康府蒋山寺。为南岳下十


沈浚

沈浚,德清(今属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清康熙《德清县志》卷六)。历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陈伯西

陈伯西,字吉之,泰和(今属江西)人。学杨无咎(补之)作梅,酷嗜如师。事见《隐居通议》卷一一。


黄世长

黄世长,南丰(今属江西)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五八云其兄世永、世成孝宗时知名。《诚斋集》卷二五有《黄


胡有开

胡有开,字益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为秘


福州幕官

福州幕官。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杨长孺知福州时幕僚。事见《鹤林玉露》甲编卷四。


戴成祖

戴成祖,字与正,号桂庭,黄岩(今属浙江)人。事见《石屏诗集》附录。


姚正子

姚正子,字梦午,初名端礼,以字行,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七岁学《小戴礼》,能言其要领。年四十六(


毛吾竹

毛吾竹,名未详。陈世崇曾录其诗,当为其前辈友,事见《随隠漫录》卷四。


赵巩

赵巩(一二三九~一三○八),字安国,号西岩,缙云(今属浙江)人。由监魁为浙东提举,知汀、邵二州。入元


李荣

无传。


陈元鑑

陈元鑑,号东涧(《诗家鼎脔》卷上)。


俞鼐

无传。


郑锦溪

无传。


崖州女子

无传。


倪君

--


王益

--


释正缘

释正缘,兴柳开有交往(《吟窗杂录》卷三二)。


董行之

董行之,字达夫,安仁(今江西余江东北)人。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进士。官浙东转运使。事见清同治《安


李迥

李迥,字叔友。徽宗时隠居丹徒。事见元《至顺镇江志》卷一九。


冯如愚

冯如愚,字真道,渠江(今四川广安)人。徽宗大观进士(《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四)。按:经查清雍正、咸丰、


胡舜举

胡舜举,字汝士,绩溪(今属安徽)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绍兴二十


宇文师献

宇文师献(一一二八~一一七四),字德济,成都(今属四川)人。粹中子。以叔父恩补承务郎,为德阳县丞。历


邵经国

邵经国,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楼钥同时。


祝勋

祝勋,衢州(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以宣教郎知万载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赵时习

赵时习,号东野,赣州(今属江西)人(《江西诗征》卷一九)。与戴復古有交(《石屏诗集》卷五《访赵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