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居中
释守卓 的诗作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为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为第二卷。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释守卓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
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一 释守卓

岩畔春将老,香风匝地生。
囊藏无底钵,高卧笑毗城。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释守卓

岩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
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三 释守卓

岩畔春将老,阶前碧草深。
浏阳好风骨,一句有知音。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四 释守卓

岩畔春将老,憨痴兴转多。
时时逢野老,共唱哩棱啰。


除夜 释守卓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
毫髮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释守卓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着烧却口。
馿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瞻双塔 释守卓

竞传垂手设三关,又说常锋示一拳。
谁信云根涌双塔,松风历历更幽玄。


勉初志 释守卓

四山相逼势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
莫倚少年轻白日,急须回首入空门。


送诸方行化 其一 释守卓

衲僧无作为,亦不坐无作。
红尘本自寂,谁解释尘纷。
一机虽妙常,要如千钧弩。
弩满发机全,破的惟等闲。
持此入红尘,是谓尘中眼。
应变犹如如,善导无所事。
贫富自谁何,知音即所遇。
得意早归来,资吾无尽藏。


送诸方行化 其二 释守卓

谁管川途冻未开,笑持铁钵出山来。
心花不落东君手,待把灵根火裏栽。


送诸方行化 其三 释守卓

火裏生莲世岂知,入廛须是丈夫儿。
毗耶老汉如相扣,报道年来眼搭眵。


送诸方行化 其四 释守卓

甘露无底钵,禅人要拈拨。
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
撞着老维摩,轻轻共伊说。
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
咦。


送诸方行化 其五 释守卓

本觉本来明,乘缘须体妙。
壁立何匹俦,沤和生谈笑。
万化了全机,千机全一照。
波昏月岂亡,水清光自曜。


送诸方行化 其六 释守卓

林下既了空,尘中须达事。
随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宝器。
宝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送诸方行化 其七 释守卓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
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座右铭 释守卓

觉变则迷,识澄则悟。
作止因依,生死交互。
妙矣灵通,混然本素。
用与性齐,语与默寓。
三世现前,十方顿赴。
非知而知,不住而住。
永言大观,唯心是务。


止堂铭 释守卓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
是止亦止,应现何已。
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
妙定圆极,心精发光。
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
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偈十九首 其一 释守卓

年来乍住甘露,痴钝无可作做。
刚被王官差排,业缘无能回互。
祇得逐浪随波,从教诸方流布。
门前旋买新盐,瓮裏有些陈醋。
来者觅茶与茶,大似虽贫而富。
更问祖师西来,老也得住且住。


偈十九首 其二 释守卓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
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
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札着不行,秦时𨍏轹。


偈十九首 其三 释守卓

久雨不晴今日晴,和泥合水要分明。
虚空湿了何妨事,依旧太阳东畔生。


偈十九首 其四 释守卓

日出卯,闹炒炒。
于其中,须善巧。
打麵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偈十九首 其五 释守卓

的的无来去,明明有旧新。
去年今日事,今日去年人。
脱体全收放,随流混主宾。
春光重漏洩,有口不须陈。


偈十九首 其六 释守卓

步步登高,从空放下。
南北东西,曾无缝罅。
教外别传,一切话霸。


偈十九首 其七 释守卓

风非别凉,火是本热。
冷坐九年,元来未瞥。


偈十九首 其八 释守卓

飞金乌,走玉兔,剎那之间成新故。
一阳復处透全身,露柱开花还峭措。
炒茅栗,煮山芋,衲僧活计随时做。
胡家曲拍自分明,晷运推移何处去。
堪嗟茫茫尘世人,几箇暂行休歇路。
今年不见去年人,多少今人成古墓。
张三李四醉昏昏,笑杀甘露拄杖子。


偈十九首 其九 释守卓

劝公一,识取心王万事毕。
六尘堆裏拾得来,历劫元来未曾失。


偈十九首 其一○ 释守卓

释迦掩室,过犯弥天。
维摩杜词,自救不了。
如何如何,口门太小。


偈十九首 其一一 释守卓

付法传心,将错就错。
立雪断臂,随邪逐恶。
本色衲僧,如何评溥。
达磨大师,露出一膊。


偈十九首 其一二 释守卓

一雨一晴,岩桂加青。
释迦骨髓,弥勒眼睛。
途中无限拕泥者,问渠何日是归程。


偈十九首 其一三 释守卓

黄河水,出昆崙,要得分明转见昏。
若欲迥超无间业,灭却如来正法轮。


偈十九首 其一四 释守卓

空中呈鸟迹,水上露灯毬。
要辨渠端的,玉人骑铁牛。


偈十九首 其一五 释守卓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
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裏。


偈十九首 其一六 释守卓

孤村黄叶落,深院桂花香。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偈十九首 其一七 释守卓

风从何来,雨从何至。
皮下有血,面上有鼻。
脱体相呈,全无忌讳。
明眼衲僧,更须瞥地。
瞥地如何,且莫瞌睡。


偈十九首 其一八 释守卓

落花随流水,啼鸟在深云。
莫怪多违背,年高耳目昏。
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偈十九首 其一九 释守卓

昨朝炒炒闹,今朝闹炒炒。
波斯失白㲲,拾得铁钱钞。


偈二十四首 其一 释守卓

心心心,佛佛佛。
心佛佛心,心心佛佛。
心佛无二,更须知有向上一窍。
如何是向上一窍,南瞻部州,北鬰单越。


偈二十四首 其二 释守卓

见见须教透顶门,顶门开处宝光分。
照彻古今无比况,犹来佛祖是儿孙。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偈二十四首 其三 释守卓

真不掩僞,开眼瞌睡。
曲不藏直,犹较些子。
鱼目明珠,都卢在汝。
更拟如何,未敢相许。


偈二十四首 其四 释守卓

人无心合道,困来不觉和衣倒。
一老一不老,法身真箇入荒草。
了无来,随分讨,粪扫堆头拾得宝。
木人石女共欢呼,信手拈来用恰好。
青山无尽意无穷,何须更觅来时道。


偈二十四首 其五 释守卓

二月桃花红,三月李花白。
要调满庭芳,须会十八拍。


偈二十四首 其六 释守卓

开眼即迷,闭眼即错。
古佛巴鼻,何处摸索。


偈二十四首 其七 释守卓

会与不会,拈却一对。
直截如何,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偈二十四首 其八 释守卓

欲明生死须穷道,一叶落时天下秋。
不涉去来常变化,归根得旨但随流。


偈二十四首 其九 释守卓

晴来又雨,雨了又晴。
辉天电闪,震地雷鸣。
争奈室中人不闻何。


偈二十四首 其一○ 释守卓

古佛真宗,弥满成现。
明眼衲僧,作么生辨。
切忌撞头磕脑。


偈二十四首 其一一 释守卓

粪扫堆头丈六身,入泥入水出家人。
丈夫自有通方眼,认着珍时不是珍。


偈二十四首 其一二 释守卓

岁时驹过隙,倏忽十月初。
今年寒较早,前日已开炉。
炉边向去者,各各护眉鬚。
分明一路无寒暑,不知何日是归欤。


偈二十四首 其一三 释守卓

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
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干坤。
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
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