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三文书院陈上舍入京 林希逸
翁季能贤有月评,频年相与愧深情。
三文书舍新求友,六馆英流喜得兄。
秋赋屡曾飞祢墨,夜寒未肯舍韩檠。
殷勤拭目看双凤,同向龙飞榜策名。
送新饶州陈教授 林希逸
学深行粹乡评美,三舍成名号胜流。
定价盍归羣玉府,横经暂访百花洲。
湖山称侍亲行乐,岁月追思仆旧游。
臺府诸贤皆具眼,相知应不待相求。
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 林希逸
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
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
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
安丰作 林希逸
塞北悲笳起,淮南古木疏。
风高疑唳鹤,水落见叉鱼。
俗仅传丹鼎,人谁问枕书。
因吟招隠赋,久客自嗟嘘。
三文主席刘兄翼运相别 林希逸
百尺刘墙未易窥,笔无尽思信瑰奇。
早闻大字书毡墨,肯为三文坐虎皮。
注脚根株谈未了,状头名第久相期。
锦衣归后如相访,却要重论芣苢诗。
寄题春谷工部自心田一首 林希逸
笔耕虽苦未逢年,解印归来且醉眠。
谁毁谁誉平眼界,我疆我理自心田。
庵无宝贝主长在,家有诗书种已传。
遥想箇中梨枣熟,饱餐且作地行仙。
郑仲升挽诗 林希逸
西轩同舍日,开爽莫如君。
健笔疑淹笔,方巾似艾巾。
壮年嗟斗粟,老日味羹芹。
邻里交游尽,伤心宿草坟。
寄书后作 林希逸
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閒居 林希逸
已喜尘缘断,虽然未尽閒。
笔因求字秃,烛为检书悭。
可愧家牢落,难辞客往还。
苦须穷壁观,除却住云间。
退老吟 林希逸
圣绝微言大义乖,六经犹幸出残灰。
知行大学工夫密,理欲先贤体贴来。
岁晚筑场多识赐,早年陋巷屡空回。
同门人尽师资远,退老西河只自哀。
林甲父挽诗 林希逸
我有宗传未付衣,喜渠岁晚共吾伊。
云胡丹旐鸣笳去,不见青衿问易时。
生灵运前何太速,为文介后重堪悲。
犀斜宰木今谁主,饮泪看君乳下儿。
寒食 其一 林希逸
异俗逢钻燧,劳生嘆转蓬。
茅檐疏柳月,草地落花风。
故国丘坟在,他乡祭祀同。
奔驰真左计,归梦海云东。
六月廿九早题 林希逸
时难禁酷暑,晚喜动凉飔。
已饮阿连去,仍招欢伯来。
数根煮芦服,一酌热茅柴。
睡到窗明足,摩挲醉眼开。
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 林希逸
佛学纷纷半是非,若为疑议到昌黎。
柳推性善碑南岳,华指心宗传左溪。
有诞有微须自别,或排或讚总非迷。
痴人但道书皆好,读得明时论易齐。
丘司理母挽诗 林希逸
三十年嫠未易禁,信眉纔尔遽涔涔。
断机有训名花帖,埋璧无惭见藁砧。
剪髮为珪供客馔,却蚶令侃职官箴。
年兄事状夫人誌,岁月追思泪满襟。
寒食 其二 林希逸
阵阵花风送雨寒,心随风雨到乡关。
遥知松柏山前路,今日邻人拜扫还。
谢石塘小孤山惠酒 林希逸
好友怜余渴饮溪,醲香每月入缄题。
分无内库黄封赐,似有孤山赤帮支。
把盏惭非浆玛瑙,倾瓶尤胜碧玻璃。
三升美醖何须恋,绩也当年可煞痴。
吕洞宾生日 林希逸
瓣香知敬自童儿,梦得先生笔一枝。
老愧乏才疑索去,少曾耽句岂能奇。
犹传薜荔图中像,那见榴皮壁上诗。
此日殷勤加额拜,人间说是降生时。
李提举挽诗 其一 林希逸
荣涂久历似羊肠,蓬省归来髮欲黄。
麟笔正烦朱邸客,骃丝还要锦窠郎。
观鱼濠上归思切,吟雁峰前遗爱长。
金凤赓酬知乐甚,玉楼谁召去何忙。
舟泊姑苏城外 林希逸
倚郭维孤舟,漠漠见烟渚。
水宿野鸟归,夜深邻人语。
远客万斛愁,卧听姑苏雨。
梯飈惠酒且有和篇用韵为谢 其一 林希逸
幞被当年去省房,村沽空忆御流香。
花城不靳分新酿,应笑三升恋帝乡。
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一 林希逸
山邑煎熬百弊俱,就中二事最堪吁。
小船有限家家占,役户难差处处无。
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
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遍十都。
李提举挽诗 其二 林希逸
早岁声喧翰墨场,晚寻兰芷到湖湘。
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埋璧奈何从石衒,好竽滋甚况琴亡。
山房宿处成终诀,怅忆交情四十霜。
宿西兴渡作 林希逸
古寺鸣钟罢,高林宿鸟忙。
竹明风弄影,荷凈露生香。
月到中天小,星过野水长。
江村人寂寂,败叶响银床。
梯飈惠酒且有和篇用韵为谢 其二 林希逸
入斝浑如琥珀红,谁家酿法似渠工。
为怜渔父鸣鞭送,儘有醒人羡醉翁。
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二 林希逸
邑苦如滩险渐夷,翁犹忉怛为怜儿。
人生要有余无尽,公事元非了是痴。
二籍幸成吾所职,一毫自喜道之亏。
药中最是醍醐毒,着眼看渠道好时。
陈提举挽诗 其一 林希逸
三为一疏凤鸣阳,去国投閒两鬓霜。
早有重名居豸府,晚因同姓误君王。
恰还使事逢新政,已峻卿班入太常。
止尼不知何物祟,清时竟失鲁灵光。
临浦秋夜 林希逸
野噪寒枝鹊,村归古寺僧。
傍阶闻落叶,隔岸数残灯。
月退频移席,潮高尚倚藤。
江虚群籁息,人语近渔罾。
赠僧宗仁回江西 林希逸
少别溪干去,于今识者稀。
腰包留一钵,顶相称三衣。
未得逢渔住,还如化鹤归。
马驹江上有,着意访禅机。
有警示训 其一 林希逸
不比深山空谷翁,人间冤债日相逢。
大须勤拂当臺镜,莫道南宗笑北宗。
陈提举挽诗 其二 林希逸
岭海清声玉雪如,门庭尤峻是閒居。
吹嘘昔日班扬赋,受用余年老易书。
亭列百间多筑圃,舟移数里自穿渠。
春来红紫应岑寂,花外无因见小车。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一 林希逸
十年灯火若为情,一日箫笳有底声。
惆怅门前旧时路,白头扶杖夜深行。
题临清堂 林希逸
一派清流绕屋长,阴阴古木隔修墙。
枯梅照水横疏影,新竹摇风送细香。
诸老旧游如洛社,百年陈迹有溪堂。
扁题祖笔真奇绝,竚立沈吟两鬓霜。
有警示训 其二 林希逸
种种心生种种危,急须毒手下钳槌。
要令独坐空斋裏,打出人间万弩围。
陈提举挽诗 其三 林希逸
别无久近不相忘,见面虽疏意味长。
向摧梁初驰唁疏,已埋玉后送铭章。
我惭临穴诗黄鸟,儿报移阡谶白羊。
絮酒何时浇宿草,些成三赋泪沾裳。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二 林希逸
网山遗稿乐轩文,已矣今无识子云。
千载何人按图问,犀斜南谷两荒坟。
题林桂芳洲集 林希逸
知子吟情美,工于学选诗。
音惟追正始,派不入旁支。
谢句人难梦,钟评世有谁。
匆匆酬雅意,勘辨待他时。
紫霄岩作 林希逸
紫霄闻久真奇胜,三友同游亦不凡。
满袖清风来缥缈,衔杯落日踞巉岩。
客携老艾遗书至,僧诧沧浪古字镵。
大小壶山俱翠碧,谷青平处见归帆。
赵通判挽诗 其一 林希逸
世守祗儒术,才优奏最频。
官终半刺史,孝事两家亲。
长葛碑仍在,甘棠爱尚新。
赵公陂上下,遥想泣遗民。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三 林希逸
晦庵南北象山西,道学年来入品题。
可惜六经真脉络,红泉三世两幽栖。
和后村三绝句 其一 林希逸
求齐若拙瑟徒工,已谢孙刘不作公。
抛却巢由思稷契,许身却笑杜陵翁。
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 其一 林希逸
杉松夹径去犹远,桃竹随人强自搘。
水界平田疑刻画,烟笼远日状琉璃。
何波为续游山记,好友先吟访古诗。
清思如君真可爱,行须入赋万年枝。
赵通判挽诗 其二 林希逸
碎剧更尝久,跻攀鬓已皤。
题舆嗟命啬,製锦得名多。
铭好传千载,梁摧付一窠。
书丹惭钝笔,回恻甚于苏。
秋闺怨 林希逸
帘幕低垂夜漏深,秋虫唧唧相悲吟。
回纹织罢空弹泪,未必君心似妾心。
和后村三绝句 其二 林希逸
谈玄要似蜜中边,末学纷纷纸上传。
击竹捲帘如未会,要无疑去待馿年。
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 其二 林希逸
诸贤盛气趋华毂,一老閒吟乐考槃。
旧友醉乡祇白堕,新衔散地号黄冠。
束刍已了林宗弔,孤石因陪子美看。
绝顶洪崖肩可拍,乘风何许觅还丹。
山长陈刚父挽诗 其一 林希逸
名在江湖久,青袍鬓已霜。
苕人师凿齿,莲幕客君房。
甫为思芹去,还遭撼树伤。
清朝公道厄,埋骨竟凄凉。
午斋即事 林希逸
晴窗吾伊罢,风薄清昼永。
陈编几废兴,适笑心自领。
青精饭何味,车笠沸尘境。
伫立共幽怀,虚檐疏竹影。
和后村三绝句 其三 林希逸
衰翁分已绝尘缘,自和新诗醉击辕。
不是灯灯相照者,箇中消息也难言。
送方潮州 林希逸
中朝人物久无俦,何不容渠侍璪旒。
直疏勇干丹凤阙,敕书去管鰐鱼州。
名高北斗知相敌,吏问南宫莫苦留。
召节鼎来宜略住,郡贫民病待公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