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居中
李曾伯 的詩作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佑二年(一二四二),为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佑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为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为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八公山忆廉颇 李曾伯

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用壮莫蹉跎。


和邓巽坡韵 李曾伯

身虽湖海常怀主,忠在朝廷肯具臣。
为国未尝知有己,此心可以质诸神。
绸缪旧话方樽酒,拂涤征涂满袂尘。
雍齿且封君岂虑,正须珍重保千钧。


庚申七月自桂归资寿作 李曾伯

三载烟岚在岭陬,几番清梦到松楸。
每怜老子身关塞,长忆童时某水丘。
今得归来访渔隠,不妨高卧老菟裘。
据鞍矍铄成何事,徒愧平生马少游。


淮淝忆幼度 李曾伯

世未闻风鹤,香囊一少年。
秦非无敌者,晋固有人焉。
社稷一枰上,山河孤注然。
江东正朔在,或者诿诸天。


题衡阳临湘驿 李曾伯

暑涂挈挈问持装,过眼苹风倏转商。
岂为南鱼来丙穴,且先北雁过衡阳。
童乌已矣肠空断,老马疲哉汗欲僵。
身大块中犹大疟,铁心禁得几炎凉。


归善权谢福岩 李曾伯

强健南游抱病还,鬓毛剥落足蹒跚。
喜观云衲酬前约,莫听家僮说旧官。
幸免如陵羞在陇,将期同愿老于盘。
当家公案师拈出,更向三山石上看。


黄州上巳和王子方雪堂韵 李曾伯

五年安出处,斯道繫污隆。
血指笑余子,头颅老此公。
屋梁悬落月,花卉带香风。
生气镇长在,大江流不穷。


过愚溪 李曾伯

为底先生此水居,正缘不解学颜愚。
身虽乐彼溪山似,名不期而天壤俱。
往事勿言今已矣,当时岂意在兹乎。
拟招故老穷佳胜,烟草萧萧宅一区。


勉时思王和尚留 李曾伯

面壁者十年,桑下者一宿。
时止则止行则行,可久则久速则速。
时思老子苦硬人,孤云其身心槁木。
三年牢落此山中,禅衲争归众魔伏。
平时欲定方外交,白石清泉正相属。
我归师去人谓何,毋乃欲善其身独。
巾瓶到处即为家,何必江湖苦驰逐。
若还飞锡出门去,此一瓣香谁与续。
得住且住则为佳,敬以此为上人祝。


赠富春子 李曾伯

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
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
戎马纷何已,蓍龟圣得知。
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


过清湘洮阳驿和方孚若韵 李曾伯

问驿寻梅路渐深,壁间谁帖迈来禽。
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
访古暂陪湘水浒,忧时远到雪山阴。
牧羝持节畴能似,空倩宾鸿为寄音。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其一 李曾伯

记得桂林临别,劝师紧闭禅关。
又被如来牵率,未容高卧云山。


赠郑通庵 李曾伯

与子前言戏,惊人昨梦然。
办心求学道,绝口戒谈天。
适我烟霞外,任渠牛斗边。
明年茅屋下,共玩养生篇。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 李曾伯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其二 李曾伯

浙境欲留师住,荆人争望师来。
要是因经未了,不妨两地裴回。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其一 李曾伯

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
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
未了平戎檄,还催向阙舟。
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一 李曾伯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
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
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何虞客气侵。
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其三 李曾伯

方藉名山作主,胡然旧席重开。
了却江湖愿力,切须早早归来。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其二 李曾伯

里社久相于,深知我计疏。
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
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
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二 李曾伯

渡泸已定葛巾北,分陕既成周衮东。
二者于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
香名千载梅边雪,归路三秋桂子风。
百万民夷休恋恋,公方柄用福无穷。


饯管制干 李曾伯

画诺三边頼一贤,怜余东下病缠绵。
驱驰不惮数千里,缱绻相于十二年。
我老已辜康乐屐,君行快着祖生鞭。
祗惭无力堪吹送,雪意垂垂饯去船。


赠李尉归霅川 李曾伯

佩絃示良规,恤纬寓忧抱。
人为海鸥惧,谁谓屋乌好。
子别肯赠言,我愧未闻道。
药石十数字,唤醒知几早。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 李曾伯

遡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纍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永国韵恍然唤起昨梦嗟壮健之不可復得今病废无它问谩书五十六字谢之时病犹未愈 李曾伯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
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
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
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 其一 李曾伯

烂醉非生涯,小人若甘醴。
斧斤戕天和,狂药害正礼。
可惜竹溪逸,不饮颍之水。
名教有余乐,公未知趣耳。


和邓巽坡咏菊併见寄韵 其一 李曾伯

天涯秋晚见孤芳,华髮萧骚易感伤。
对酒未尝忘北海,因诗惟恐瘦东阳。
古心翻得风霜白,冷艷宁随草木黄。
惟屈可餐陶可采,蝶蜂争得识寒香。


宣公祠 其一 李曾伯

相唐德丛復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
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 其二 李曾伯

风花落春红,岁寒傲霜竹。
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
白髮悲梨园,芳草惨金谷。
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


和邓巽坡咏菊併见寄韵 其二 李曾伯

转蓬又是几三秋,客裏常宜视鼎羞。
岭首舍梅无所有,衡阳断雁寄何由。
凄凉陈迹几年事,缱绻高情一夕留。
圣代断无车盖禁,诗筒毋惜到南州。


宣公祠 其二 李曾伯

双湖真泽国,千载相公祠。
中有钓鱼者,问之俱不知。


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 其三 李曾伯

网者弃鱼小,猎人贪鹿肥。
不见阿堵物,见恶宁馨儿。
铜山变荆棘,锦帐启藩篱。
万物与同毁,千驷吾何为。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李曾伯

尧山举目见于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游千山观 李曾伯

自重来岭峤,岂暇访湖山。
缇骑行边了,戎旗护戍閒。
相看羣玉外,一笑六郎间。
回首西风静,何愁老汉关。


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 其四 李曾伯

干坤一枰棋,今古一杯酒。
悲哉易水筑,陋矣鸿门斗。
将军跨下出,宰相篑中有。
唾面使自干,拭之费人手。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 李曾伯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善权奇观 李曾伯

粤从融结此山川,便作人间小洞天。
香火丛林千古盛,神仙窟宅自今传。
品分三洞中犹宇,脉贯两岩下出泉。
我自有缘聊乞取,万松阴裏一牛眠。


小亭闲止 李曾伯

草草家林适,时时步屐过。
跨流通略彴,枕岸拟䍧牱。
墙外千竿竹,亭阴数亩荷。
年丰遂闲止,老境足婆娑。


登西楼题柱 李曾伯

分弓来戍岭南州,勋镜尘生雪满头。
愿进愚言宜简易,颇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处钟闻寺,白鹭明边人倚楼。
衙散吏归冰样静,一庭落叶和晴鸠。


宣公祠 李曾伯

公不生唐世,贞元事若何。
主恩思报切,臣罪忤时多。
佞舌攻何忍,刚肠死不磨。
倚兰凝伫久,一鹭点沧波。


己酉八桂劝驾 李曾伯

快束行装稳着鞭,梅边已报小春天。
程开鹏翼三千里,名继龙头二百年。
花插一枝趋燕喜,云占五色对胪传。
丈夫自许当如此,举酒相期共勉旃。


招里巷诸友和韵 李曾伯

小有家林适,归来已恨迟。
引杯怀楚舞,饱饭和陶诗。
慷慨多新语,绸缪半旧知。
夜深桥雪滑,亟命短筇支。


庚戌题雪观用方孚若韵 李曾伯

纔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于飞。
病余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


诸友迟留待雪再用韵 李曾伯

护风须饮剧,待雪拚眠迟。
举席俱佳客,挥毫尽好诗。
冷芗梅畔觉,清响竹间知。
莫忆征鞍梦,从渠月下支。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 李曾伯

一笑芳宵万虑平,诗翁犹自假诗鸣。
名邦想见灯成市,病骨相忘月暗城。
人事谁能记今昨,天公都莫管阴晴。
窗前细读梅花句,但觉身轻眼倍明。


己酉赴桂初宿会江驿用徐意一韵 李曾伯

江海三吴会,萍途一昔栖。
路迎来阜北,船趁长潮西。
鱼鸟随情适,鹏蜩付物齐。
羊裘人底处,烟雨故踪迷。


又和梅韵 李曾伯

千里诗来字字香,品题着意到孤芳。
以千林表丈人行,洗万古凡儿女妆。
自是精神凌雪月,不妨风骨饱冰霜。
捻髭聊以酬清思,病笔欹斜媿小王。


过三衢道士郑云谷出示谢叔达诗因和韵 李曾伯

世事阅江浪,高情寄空云。
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熏。
交情怀契阔,行役苦缤纷。
一节岁寒在,东山有此君。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李曾伯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愿年丰。
仓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题醴泉驿 其一 李曾伯

远役三纔二,忧端万有斯。
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
我马方瘏矣,秋阳更暴之。
愿言行役者,当暑戒驱驰。


琼筦顾守示和愚溪诗用韵饯之 李曾伯

鲸浪中间一岛居,往时千虑笑狂愚。
伏波方略今堪拟,渤海声名断与俱。
小丑当从而靡矣,吾民其庶有瘳乎。
双旌整顿双泉了,归佐清朝泽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