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居中
方回 的詩作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佑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晚春客愁五绝 其三 方回

想归归未得,悔醉醉还频。
不料湓江上,题诗送晚春。


残春感事十首 其六 方回

果熟携竿扑,禽鸣挟弹窥。
自怜多病叟,无奈近邻儿。
排闼宁容锁,踰垣更问篱。
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


览古五首 其一 方回

人有好与恶,造化无颇偏。
种谷匪种稗,稗实在谷先。
谓天不佑恶,细察似不然。
麟凤世罕识,蛇虎动百千。
泗水两师生,万古大圣贤。
瓢饮短命死,绝粮陈蔡间。
雍彻柄鲁政,脍肝延天年。
气运苟如此,周衰何足言。


武林书事九首 其五 方回

狐狸夜号歌舞地,荆棘非復向朱门。
有人政自不可测,一斛槟榔五百裈。


书所见 方回

春风元在眼,雪定不难消。
冻杞垂红子,晴麰动绿苗。
行人相叫唤,旅雁忽惊飘。
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


去萍草 方回

童子携竹器,摝去池中萍。
见鱼故已佳,水底林峦青。
復呼荷锄者,薙草汛我庭。
蛇蚓无留藏,行径免露零。
刬秽致洁凈,拨翳生皛荧。
朗月明其抟,古镜还精灵。
语寂理已会,虑澹神自冥。
白髪一老翁,兀然坐孤亭。


俳体戏书二首 其二 方回

世变茫茫不可期,珊瑚作婢捣黄糜。
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无生荔枝。
司马梦迷苏小小,屏山诗痛李师师。
祇应骨朽心犹在,倒海难湔万古悲。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 四曰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方回

杯空无酒非瓶耻,耻在虚罍敢怨嗟。
想见此翁不憔悴,天寒犹自有荣花。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五 方回

筠溪四十三岁殀,师弟与兄传夜衣。
国手棋高更有着,百年政恐疾于飞。


送吴僧庆閒上人 方回

唐僧穷岛可,应是笔能追。
投卷初来此,迴船忽去之。
味□工会合,情淡惯分离。
许读红楼集,昌黎亦赠诗。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 其三 方回

空庭风捲叶,坏庑雨淋碑。
起废须成厦,占孚预击蓍。
红楼追曩集,碧落待谁诗。
非有鈎牵□,□□亦未知。


晚春客愁五绝 其四 方回

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
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


残春感事十首 其七 方回

底用春风急,诗肩暖亦寒。
儿曹如笋长,吾事只梅酸。
后死犹容健,余生愈觉难。
一瓢自穷巷,何止此堪叹。


览古五首 其二 方回

读书以修身,末惟利之渔。
夏侯诧拾芥,桓荣陈其车。
初学瞇训诂,利心已炎如。
为吏未识字,嗜贿不顾躯。
青青陵陂麦,歌声何舒舒。
金椎勿造次,恐伤口中珠。
岂不事诗礼,所为乃凶渠。
用世率此辈,生灵夫何辜。


武林书事九首 其六 方回

岁在戊午正月五,代宰臣供万寿诗。
凤凰山下芙蓉阁,龙础无踪世不知。


小长桥书事 方回

似觉晴光稍不同,天成奇句与衰翁。
雪滋死草芽先绿,冰浴新鹅掌倍红。
荏苒客途惊岁暮,凄凉家事忆江东。
小长桥畔谁知许,一棹孤舟万籁风。


送黟县学官江归上饶石湖精舍 方回

小桃源住饭不足,夜鹤传声趣驾还。
细嚼紫阳山色饱,馋涎犹睨应天山。


感事 方回

直道难容世,深言易绝交。
但称司马好,勿解子云嘲。
彼自盟黄棘,吾宁藉白茅。
一竿至清水,归去老江郊。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 五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方回

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
霜杰同时谥贞秀,抗衡惟许老蟠龙。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六 方回

己学故学天隠说,多因误剃镜中头。
戏拈当日颜良案,两足何堪踏两舟。


观世音像赞 方回

观见世间,苦痛之心。
而往救之,脱彼呻吟。
咄,千□□□,□□隻眼。
曰何以故,以心观心。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 其四 方回

莫诧横磨剑,宁为没字碑。
问花惊兔麦,赋药护羊蓍。
今我都无事,非公不作诗。
夜窗各坚坐,两地月明知。


晚春客愁五绝 其五 方回

老身何可病,客舍只宜晴。
晓鼎催煎药,窗间又雨声。


残春感事十首 其八 方回

春雨溪桥断,才晴又浅流。
端能操古节,何至堕穷愁。
冯衍尝为郡,田丰不愿侯。
吾儿犹未解,余子復奚尤。


览古五首 其三 方回

父子具曰圣,相谓为仲尼。
独于春秋学,盲心无能稽。
僻说竺老滓,苛政斯鞅靡。
神天有弗察,大柄斯人尸。
典午起九死,众鬼宗魔师。
紫宫坐张楚,赤县生刘齐。
镠帅岂办□,□阜实召之。
至今二百年,遗祸殃蒸黎。


武林书事九首 其七 方回

论斤买虀遗俗在,街头商贾问童儿。
不知此菜从何采,指似深宫故殿基。


太湖观雪 方回

平生不信有昇天,今日临风似欲仙。
海内百年诗客眼,雪中一叶太湖船。
绵绵草树渔汀远,续续茅茨野屋偏。
定是丹青不能画,一浇殊欠酒如泉。


有感三首 其一 方回

仓皇得郡免朝辞,十六年间老转痴。
一角未堪峨獬豸,二螯敢笑食蟛蜞。
刊摩干宝搜神记,啸咏陶潜责子诗。
格是世人无识者,可能更索树神知。


秋日古兰花十首 其一 方回

绿叶梢头紫粟攒,离骚经裏古秋兰。
时人误唤孩儿菊,惟有诗翁解细看。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 六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方回

采采东篱迹易寻,悠然见处孰知心。
也曾目送飞鸿否,谁不能挥叔夜琴。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七 方回

长安应制住红楼,浪惹玄都紫陌愁。
天目有山无捷径,落花莫放出溪流。


五月二夜闻雨大□□日至杭 方回

□凉唤起酒醒人,听雨更阑得句新。
儿子远来作生□,□□□十六年身。


次韵康庆之见过醉归读予鄙作 方回

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醉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薄游嘆 方回

薄游庾公楼,俯仰三十载。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巴峡挟洞庭,彭蠡注沧海。
奔涛何时休,故道终不改。
扁舟事如昨,缁鬓忽已皠。
俗隘路方棘,体病气未馁。
春尽困旅琐,此意果谁待。
欲见湘南人,问之以兰茝。
川途恐寇暴,徒御鲜资贿。
危肠日九迴,山茹且归采。


残春感事十首 其九 方回

格磔禽穿户,延缘蚁上衣。
雨来山气润,花过树阴肥。
去去春如梦,行行暮独归。
偶无宾友至,自取一杯挥。


览古五首 其四 方回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姦鬼,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着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干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武林书事九首 其八 方回

兰阇兰阇一弹指,高鼻人人俱喜欢。
北客近知郎罢语,南人许拜乞银官。


步雪过长桥 方回

太湖三万八千顷,物色分明为我饶。
风急落帆临古塔,雪深着屐渡长桥。
一蓑灭没渔家乐,数字欹斜雁路遥。
小立忍寒不能去,百年壮观尽今朝。


有感三首 其二 方回

十年归把钓鱼竿,万变惟凭冷眼看。
白髪相寻点鬼簿,紫金焉得返魂丹。
渐惊老旧遗民尽,欲问承平往事难。
秋日未须畏残暑,浙江潮退即天寒。


秋日古兰花十首 其二 方回

可待清秋菊共芳,春苗夏叶已先香。
握兰故事人谁识,夙世庞眉汉署郎。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 七曰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方回

饮酒成诗二十篇,诗成多在菊花边。
秋英掇取枝头露,想见朝朝起卯前。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八 方回

隋朝桧下访仙真,五十年前夜榻身。
至道宫前天目顶,羡公去作卧云人。


送汪復心饶州教 方回

派出鱼龙氏,声摇虎豹关。
两司千里泮,一退四年閒。
学孔谁如孔,晞颜我亦颜。
不应但携酒,日日看芝山。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 其一 方回

躁求慾火炽,寂守德宇凉。
斯人老世故,秋雨锄骄阳。
季郈鸡浪鬬,臧谷羊俱亡。
矢诗写高怀,耸如见清扬。


会真吟 方回

俗缘罥区中,幽意傒方外。
兹坡一褰裳,万事忽蝉蜕。
心与江流远,眼逐天宇大。
小轩纳空明,坐觉众真会。
独树表高原,遥峰淡微霭。
倦喜床座稳,渴赏茗味最。
道人有神丹,一撮似可丐。
愧我屋宅老,朽壁讵堪绘。
思归僮仆嗔,忍饥儿女慨。
云卧殊未可,当且还钓濑。


残春感事十首 其一○ 方回

身起真寒士,名成老腐儒。
暂时金马署,终世石鱼湖。
旧种花犹有,新畬粟已无。
傍人忧饿死,吾自典衣酤。


览古五首 其五 方回

六经乐故亡,三礼復不完。
名数颇舛剌,或亦疑同官。
易诗书春秋,论孟庸学篇。
弥缝救破断,谁实心斯传。
始以营道翁,终之紫阳仙。
堂堂七君子,如日常在天。
有暮必有旦,岂无来者贤。
大匠一朝作,绳墨其拾旃。


武林书事九首 其九 方回

我有敝庐在何许,南紫阳山北黄山。
烟耕雨钓付儿辈,一榻高枕松声间。


晴过常州 方回

雪霜何太甚,寒意极今年。
红早迎初日,青还见旧天。
晴光明草屋,暖力破冰田。
堰路应无碍,频频问过船。


有感三首 其三 方回

今沿古泝醉眉攒,堪转舆旋老眼寒。
昼静倚楹常独立,夜深抚几忽长嘆。
关张运去金刀绝,王谢声沉玉树残。
欲淬笔锋刳鬼胆,生冤死恨海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