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一 刘禹锡
离席一挥杯,别愁今尚醉。
迟迟有情处,却恨江帆驶。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二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刘禹锡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别苏州二首 一 刘禹锡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
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
别苏州二首 二 刘禹锡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罢和州游建康 刘禹锡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官闲不计程,徧上南朝寺。
九日登高 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荅柳子厚 刘禹锡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听琴 刘禹锡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秋堂境寂夜方半,云去苍梧湘水深。
魏宫词二首 一 刘禹锡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
魏宫词二首 二 刘禹锡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臺相顾一相思。
朝来乐府长歌曲,唱着君王自作词。
杨枝词二首 一 刘禹锡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臺。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杨枝词二首 二 刘禹锡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臺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竹枝词二首 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 二 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堤上行三首 一 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堤上行三首 二 刘禹锡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堤上行三首 三 刘禹锡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颿来。
踏歌词四首 一 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踏歌词四首 二 刘禹锡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踏歌词四首 三 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踏歌词四首 四 刘禹锡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裏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步虚词二首 一 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步虚词二首 二 刘禹锡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阿娇怨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秋词二首 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二首 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扇词 刘禹锡
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
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
竹枝词九首 一 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词九首 二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九首 三 刘禹锡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词九首 四 刘禹锡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竹枝词九首 五 刘禹锡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词九首 六 刘禹锡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復西来。
竹枝词九首 七 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词九首 八 刘禹锡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裏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枝词九首 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杨柳枝词九首 一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词九首 二 刘禹锡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柳枝词九首 三 刘禹锡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曲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杨柳枝词九首 四 刘禹锡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杨柳枝词九首 五 刘禹锡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鬬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裏,露叶如啼欲向谁。
杨柳枝词九首 六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词九首 七 刘禹锡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杨柳枝词九首 八 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杨柳枝词九首 九 刘禹锡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