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居中
宋朝詩詞

欧阳太师挽词三首 其三 苏辙

推毂诚多士,登龙盛一时。西门行有恸,东阁见无期。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公择时知鄂州 苏辙

前年见君河之浦,东风吹河沙如雾。北潭杨柳强知春,樽酒相携终日语。


次韵子瞻余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 苏辙

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


和子瞻宿临安浄土寺 苏辙

四方清浄居,多被僧所占。既无世俗营,百事得丰赡。


和子瞻自浄土步至功臣寺 苏辙

山平村坞连,野寺钟相答。晚阴生林莽,落日犹在塔。


次韵子瞻游径山 苏辙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苏辙

朝从径山来,泱莽径山色。莫从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 苏辙

高岸为谷谷为陵,一时豪杰空飞腾。身随造化不復返,忽若野雀逢苍鹰。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登封道中三绝 其一 苏辙

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夜静笙声兼鹤下,迴看惟有故山存。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登封道中三绝 其二 苏辙

青山欲上疑无路,涧道相萦九十盘。东望嵩高分草木,回瞻原隰涌波澜。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登封道中三绝 其三 苏辙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许州留别顿主簿 苏辙

洛寺相从不出门,绕城空復记名园。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簟连床夜雨喧。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其一 苏辙

山色潮声四面来,城中金碧烂成堆。不愁门外严扃锁,终日凭栏未拟迴。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其二 苏辙

湖色苍苍日向斜,烟波万状不容夸。画船人去浮红叶,石径僧归蹑白蛇。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其三 苏辙

楼观争高不计层,噰噰过雁自相譍。钱王旧业依稀在,岁久无人话废兴。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其四 苏辙

荷叶初干稻穗香,惊雷急雨送微凉。晚晴稍放秋山色,洗却浓妆作淡妆。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其五 苏辙

白酒倾浆脍斫红,昼游未厌月明中。楼高只办听歌鼓,不见游人转似蓬。


和子瞻监试举人 苏辙

登科岁云徂,旧学日将落。外遭饥寒侵,内苦忧患铄。


和子瞻煎茶 苏辙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 苏辙

先师客陈未尝饱,弟子于今敢言巧。败墙破屋秋雨多,夜视阴精过毕昴。


和子瞻开汤村运盐河雨中督役 苏辙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二首 其一 苏辙

云气连山雨泻盆,莫投僧舍欲关门。暂时洒扫宽行役,终夕崎岖入梦魂。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二首 其二 苏辙

野寺萧条厌客喧,雨披修竹乱纷然。已因无食聊从仕,深悟劳生不问禅。


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 苏辙

宦游莫向长城窟,冬冰折胶弦亦绝。吴中腊月百事便,蟹煮黄金鲈鲙雪。


和子瞻画鱼歌 苏辙

潜鱼在渊安可及,垂饵投竿易如拾。横江设网虽不仁,一瞬未移收百十。


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嘆 苏辙

久雨得晴唯恐迟,既晴求雨来何时。今年舟楫委平地,去年簑笠为裳衣。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苏辙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 其一 苏辙

忆赴钱塘九月秋,同来颍尾一扁舟。退居尚有三师在,好事须为十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