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桂实奇,露□莅江垂。
(下缺)□疎□□识,幽□□人知。
赖□□□□,□□□□□。
(《文博》一九九○年第一期刊张沛《唐黄土磨崖刻石试析》录陕西旬阳城东禹穴侧磨崖石刻)(按:据张文介绍,此石刻为楷书,凡五十四行,行约三十字,漫漶甚严重。
自十一行以后,录唱和诸人诗什。
首十行似敍唱和缘起,录残文如次:「〖上缺三行〗土牛〖下缺〗幽桂一□□□□里〖下缺〗焉覩其仙〖下缺〗衣绣之〖下缺〗石□泉□□雉〖下缺〗而□人花西摘以清一〖下缺〗元十七年春正月庶〖下缺〗」张文据黄土县之置改,考定此组诗作于开元十七年,可为定论。
第一首诗作者姓名、官职不详。
从第二首诗题看,似即□州〖疑即金州〗别驾。
)。
(原缺卷首。
刘復云:「抄出者共四十六首。
」现选录二十六首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云与刘復所见伯三二一一卷同一系统的敦煌遗书尚有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两卷。
其中斯五四四一卷题作「王梵志立诗集卷中」,因知伯三二一一卷诸诗亦应为王梵志作。
)。
村头语户主,乡头无处得。
在县用纸多,从吾相便贷。
我命自贫穷,独辨不可得。
(「辨」,张锡厚改作「辧」。
)合村看我面,此度必须得。
后衙空手去,定是搦你勒。
(「搦」,斯五四四一卷作「独」,据张锡厚改。
)。
人生一代间,贫富不觉老。
王役逼駈駈,走多换行少。
(「换行少」,斯五四四一卷作「缘行步」。
)他家马上坐,我身步擎草。
种得果报缘,不须自烦恼。
受报人中生,(自「受报人中生」以下,张锡厚另作一首。
)本为前身罪。
今身不修福,痴愚脓血袋。
病困卧着床,悭心由不改。
(「由」,斯五四四一卷作「犹」。
)临死命欲终,𢗞财不忏悔。
身死妻后嫁,总将陪新壻。
世间慵懒人,五分向有二。
例着一草衫,两膊成山字。
出语觜头高,(「觜」,斯五四四一卷作「嘴」。
)诈作达官子。
草舍元无床,无氊復无被。
他家人定卧,日西展脚睡。
诸人五更走,日高未肯起。
朝庭数千人,(自「朝庭数千人」以下,张锡厚另作一首。
项楚谓另作一首不当。
)平章共传戏。
菜粥吃一𪲄,(「𪲄」,斯五四四一卷作「盔」。
)街头阔立地。
(「阔」,项楚校作「闲」。
)逢人若共语,荒说天下事。
唤女作家生,将儿作奴使。
妻即赤体行,寻常饥欲死。
一羣病赖贼,(「赖」,张锡厚改「懒」,项楚校作「癞」。
)却搦父母耻。
日月甚宽恩,不照五逆鬼。
家中渐渐贫,良由慵懒妇。
长头爱床坐,饱吃没娑肚。
频年懃生儿,不肯收家具。
饮酒五夫敌,不解缝衫袴。
(「不解」,斯五六四一卷作「不能」。
)事当好衣裳,得便走出去。
不要男为伴,心裏恒攀慕。
东家能湼舌,西家好合[斗]。
两家既不和,角眼相蛆姡。
别觅好时对,趁却莫交住。
。
用钱索新妇,当家有新故。
儿替阿耶来,新妇替家母。
替人既倒来,(「倒」,斯五六四一卷作「到」。
)条录相分付。
新妇知家事,儿郎永门户。
(「永」,斯五六四一卷作「丞」,张锡厚改作「承」)好衣我须着,好食入我肚。
我老妻亦老,替代不得住。
语你夫妻道,我死还到汝。
奴人赐酒食,恩言出义气。
(「奴」,项楚校作「好」。
「义」,蒋绍愚校作「美」。
)无赖不与钱,蛆心打脊使。
贫穷实可怜,饥寒肚露地。
户役一槩差,不辧棒下死。
可出头坐,谁肯被鞭耻。
何为抛宅走,良由不得止。
狼多羊数少,莫畜恶儿子。
年是无限年,你身甚急速。
有意造罪根,无心念诸佛。
你从何处来,脓血相和出。
身如水上泡,暂时还却没。
魂魄游空虚,盲人入闇窟。
生死如江河,波浪𧉸啾唧。
(「𧉸」,斯五六四一卷作「沸」)。
身如内架堂,(「内」,项楚校作「肉」。
)命似堂中烛。
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家贫无好衣,(自「家贫无好衣」以下,张锡厚作另一首。
)造得一袄子。
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裏。
清贫常使乐,不用浊富贵。
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
(原为长篇连续不断。
刘復云:「卷残,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现选录十首。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五云与伯三四一八卷为同一系统的敦煌遗书尚有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苏二八五二等三卷。
今即据其所录校补。
此组诗作者,张锡厚推测亦应为王梵志,但尚缺明确的证据。
〗)。
审看世上人,有贱亦有贵。
贱者由悭贪,𢗞财不布施。
贵贱既有殊,业报前生值。
(「值」,戴密微、项楚校作「植」。
项楚谓以上应为一首。
)有钱但吃着,(「有钱」,伯三七二四卷作「有财」。
)实莫留樻□。
(「樻□」,原缺一字,伯三七二四卷作「田柜」,张锡厚改作「填柜」。
)一日厥摩师,(自「一日厥摩师」以下,张锡厚另作另一首。
)他用不由你。
妻嫁亲后夫,子心随母意。
我物我不用,我自无意智。
未有千年身,(「千年」,伯三七二四卷作「百年」。
)从作千年事。
(「从作」,伯三七二四卷作「徒使」。
)。
吾死不须哭,徒劳枉却声。
祇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
急手涂埋却,(「涂」,袁宾、项楚校作「深」。
)臭秽不中亭。
墓内不须食,麦酒三五瓶。
(「麦」酒,张锡厚录作「美酒」,伯三七二四卷作「羹酒」。
)时时独饮乐,饮尽更须倾。
(「饮」,伯三七二四卷作「沉」。
)只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
你道生胜死(自「你道生胜死」以下,张锡厚另作一首。
),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碛裏向前走,衣钾困须擎。
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
(「每也」,伯三七二四卷作「□夜」。
)铁钵淹甘饭,同火共分诤。
长头饥欲旺。
(「旺」,伯三七二四卷作「死」。
)[肚]似砍穷坑。
(「肚」字据伯三七二四卷补。
「砍」,伯三七二四卷作「破」。
)遗儿我受苦,(「遗」,伯三七二四卷作「遣」。
)慈母不须生。
相将归去来,(自「相将归去来」以下,张锡厚另作一首。
)间不浮可亭。
(「间不浮可亭」,伯三七二四卷作「阎浮不可停」。
)妇人因重役,(「因」,伯三七二四卷作「应」。
戴密微校作「困」。
)男子从征行。
带刀拟开煞,逢阵即相刑。
将军马上死,兵灭地君营。
(「君」,伯三七二四卷作「居」。
「地君」,袁宾校作「敌军」,戴密微校作「他君」。
)血流遍荒野,白骨在边庭。
去马游残迹,(项楚校「游」为「犹」。
)空留纸上名。
关山千万里,影绝故乡城。
生受刀光苦,意裏极皇皇。
(「皇皇」,吕朋林谓当为「星星」,即「惺惺」。
)。
夫妇生五男,幷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处」,项楚校为「去」。
)户役差耕来,(「差耕」,伯三七二四卷作「差科」。
)弃抛我夫妇。
(「抛」,伯三七二四卷作「挽」。
)妻即无裙祓,(「裙祓」,伯三七二四卷作「褐被」。
袁宾校「裙被」。
)夫体无裈袴。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忧」,伯三七二四卷作「养」。
)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生」,伯三七二四卷作「坐」。
「处」,项楚校作「出」。
)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飡,美味当房传佉。
(「佉」,伯三七二四卷作「弃」,张锡厚改作「去」。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平又」,伯三七二四卷作「夜□」,张锡厚改作「夜乐」,项楚校为「夜叉」。
)老头自受苦。
。
一岁已百年,(「已」,伯三七二四卷作「与」。
)中间不怕死。
长命得八十,渐渐无意智。
悉能造罪根,不解生惭愧。
广贪长命财,身当短命死。
兴生向前走,惟求多出利。
析心即心枉,(「析心」,伯三七二四卷作「折本」。
)惶惶烦恼起。
钱逸即独富,(「逸」,伯三七二四卷作「𨓚」,张锡厚定作「兑」,蒋绍愚校作「遶」,逮「饶」。
)吾贫长省事。
奴富欺郎君,婢富远娘子。
(「富远」,伯三七二四卷作「有陵〖凌〗」。
)鸟饥缘食亡,人能为财死。
(「能」,项楚校作「穷」。
)钱是害人物,智者常远离。
(张锡厚录此诗,下有「□□□□□,心恒更愿取」。
项楚谓此首当析为三首。
)。
富饶田舍儿,论请实好事。
度种如生田,(「度」,伯三七二四卷作「广」。
)宅舍青烟起。
槽上饲肥马,仍更卖奴婢。
(「卖」,伯三七二四卷作「买」。
)牛羊共成羣,满圈养生子。
(「养牛子」,伯三七二四卷作「豢肥子」。
项楚谓「牛」当作「㹠」。
)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
里政追役来,(「里政」,伯三七二四卷作「里正」。
下同。
)坐着南厅裏。
广设好饮食,多须遣醉。
(「多须」,伯三七二四卷作「多酒」。
)追车即与车,须马即与马。
(「须马」,伯三七二四卷作「追马」。
「与马」,伯三七二四卷作「与使」。
)须钱便与钱,和市亦不避。
索麵驴驼送,续后更有雉。
官人应须物,当家皆具备。
县官与恩宅,(「恩宅」,伯三七二四卷作「恩泽」。
)曹司一家事。
纵有重差科,有钱不怕你。
贫穷田舍汉,(自「贫穷田舍汉」以下,张锡厚作另一首。
)庵子𪳜孤栖。
两共前生种,(「两共」,伯三七二是卷作「两穷」。
)今世作夫妻。
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犂。
黄昏到家裏,无米復无柴。
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
里政追庸调,村头[共]相催。
(「共」,据三七二四卷补。
)𮂓头巾子路,(「路」,伯三七二四卷作「露」。
)衫破肚皮开。
体上无裈袴,足下復无鞋。
丑妇来恶骂,啾唧搦头灰。
里政被脚蹴,村头被拳搓,駈将见朋友。
(「朋友」,伯三七二四卷作「枚」。
)打脊趁迴来。
租调无处出,还须里政倍。
(「倍」,伯三七二四卷作「陪」。
)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
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哉。
(「苦哉」,伯三七二四卷「苦灾」。
)如此更穷汉,村村一两𪱿。
(「𪱿」,伯三七二四卷作「枚」。
)。
当官自慵懒,不勤判文案。
寻常打酒醉,(「打酒」,伯三七二四卷作「村酒」。
)每日出逐伴。
衙日唱稽逋,佐史寸脊烂。
更兼受取钱,(「受」,伯三七二四卷作「爱」。
)差科放却半。
狂棒百姓死,(「狂」,伯三七二四卷作「枉」。
)荒忙怕麦散。
赋敛既不均,(「敛」,伯三七二四卷候「役」。
)曹司即潦乱。
啾唧被人言,御史秉正断。
除名仍解官,告身夺入案。
宅舍不许坐,(「宅舍」,伯三七二四卷作「官宅」。
)钱财即分散。
路人见心酸,傍看罪过汉。
一则耻妻儿,二则羞同伴。
无面还本乡,诸州且游观。
天下浮游人,(「浮游」,斯六○三二卷作「浮逃」。
)商多买一半。
(「商多买一半」,斯六○三二卷作「不啻多一半」。
)南北掷纵横,谁他蹔归贯。
(「谁」,斯六○三二卷作「诳」;「纵横」作「踪藏」。
)游游自觅活,不愁雁户役。
无心念二亲,有意随恶伴。
强处出头来,不须曹主唤。
(「曹主」,斯六○三二卷作「主人」。
)闻苦即深藏,寻常拟于算。
(「于」项楚校作「相」。
)欲似鸟作羣,惊即当头散。
(「当头」,斯六○三二卷作「分头」。
)心毒无忠孝,不过浮游汉。
(「浮游」,斯六○三二卷作「浮浪」。
)此是五逆贼,打杀何须案。
蹔得一代人,风光亦须觅。
(张锡厚以止二句属另一首。
)金玉不成宝,{戒廾=天}身实可惜。
(「{戒廾=天}」,项楚校作「宍」,即「肉」字。
)白髮随年生,美貌别今夕。
贫富光常空,(「光」,郭在贻校作「无」,即「无」。
)恣意多着吃。
活时恠不用,塞墓慎何益?
(「慎」,戴密微校作「真」。
)(以上《炖煌掇琐》三○引伯希和卷三四一八。
诗中别体不明之处,暂未校正(王梵志诗及此无名氏诗所录今人校订意见,皆录自郭在贻《王梵志诗彙校》。
))。